鹰潭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联系人:周老师
Q Q: 461241316
电话: 13635997062 【微信同号】
电话: 13870014828 【微信同号】
邮箱:ytwenming@163.com
地址:鹰潭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坐16路公交车到“听力康复中心”站下)320国道东川占家
通常初阶学生对于语言的听理解仍是不太稳定,能听得懂的句子长度皆在1-2项之间或以下,但这并不代表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完全不懂的, 特别是他们常常玩耍的活动或每天的日常生活活动,孩子基本上都已经有其顺序概念,因此在利用三张序列图卡时,主要是要将听能及语言带入, 并且让孩子将实际动作与听理解去做有意义的连结。
我们以上一篇所说的序列图卡“吹泡泡”为例,再做深入的目标和活动示范,即针对初阶学生提出的可能目标领域及相关活动供参考:
请视孩子程度来看可对应的目标
领域 | 主要目标 | 细部目标 | 教具 |
听能 | 察觉 |
|
备用 小树屋序列图卡(A6) |
分辨 | 音乐和说话声的不同 | ||
辨识: | 能在句子中辨识声母相同但韵母不同的字词, 如: 皮皮猫(玩偶) vs.佩佩猪(玩偶) | ||
理解 | 听觉记忆1-2项 | ||
语言和认知
| 理解性语言 | 转一转, 拿出来, 准备(1-2-3), 吹(吹泡泡), 拍拍,垃圾桶,擦一擦, 拿卫生纸,丢 | |
表达性语言 | 转转转, 1-2-3 吹, 泡泡, 人称谓(爸爸,妈妈, 老师),丢丢 | ||
认知 |
| ||
言语
| 超语段的次数 | popo, popopo, popopopopo | |
P的字词 | 泡泡, 拍 | ||
沟通 | 等待 | ||
轮替 | 可接受不同人轮流吹泡泡 |
活动一
在转换活动后,老师开始唱起自编的泡泡歌, 看孩子听到此歌曲时会不会停住(察觉声音)或摇晃身体(分辨音乐和说话)。 但要说明老师可以做此观察是因为老师在之前很多堂课程中都会加入儿谣,且一开始唱歌即会摇晃身体表示听到音乐随音乐或歌声摇摆,让孩子去做有意义的连接。 这样的听音乐是愉快感觉的习惯培养起来,以后孩子只要听到唱歌即会学我摇摆身体,即使他们或许不知道这是什么歌曲,但他们懂这是歌曲的旋律。
唱完歌, 老师会开始学泡泡的声音popopopo, 然后问: 「泡泡呢?」 (观察孩子会不会找泡泡,有些孩子甚至就开始学老师说popopo或说泡泡,那么老师/家长就应该知道他能辨识和理解泡泡,言语中的目标也可练习到)。
之后老师会再问:「泡泡呢? 我的泡泡在那里?」 (看孩子是否会开始找泡泡—通常老师会将泡泡放在一个固定位置或教室某处),孩子如能找到即表示一项听觉记忆有了,且能理解你说的句子。
找到后,老师开始问:「谁要吹泡泡呢?」,此阶段孩子对『谁』还不理解,所以主要是输入语言,然后拿出序列图卡A6 一张说:「哥哥要吹泡泡」(视孩子那个词语不懂来做声学强调)。「哥哥转转转,把盖子转开了。然后呢? 」 (通常老师会适孩子的程度来看此时是继续输入其它卡片还是开始拿出泡泡来做比对及重复输入)。
拿出第二张卡片说: 「转转转(或有些人说拧一拧),把瓶盖转开。拿出吹棒,拿出来拿出来」。
第三张卡片说:「吹~泡泡,吹~ popopo, 好多泡泡」。
接下来则会开始让孩子实际拿泡泡,转开瓶盖,吹泡泡。过程中重复以上的语言输入(如果有时间或有其它家人,这时我会请父母将孩子吹泡泡的过程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