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鹰潭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联系人:周老师

Q Q: 461241316

电话: 13635997062 【微信同号】

电话: 13870014828 【微信同号】

邮箱:ytwenming@163.com

地址:鹰潭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坐16路公交车到“听力康复中心”站下)320国道东川占家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教聋儿学说话



  每次去省残联学习开会,有个别领导都会讲到,不要办全托的,只办日托的。我也深知道,只办日托班很轻松。可作为基层的语训机构,面对的是基层的聋儿和他的家庭,他的家长除了肩负着全家的生活重担,还要负担聋儿的康复训练、购买和维护助听设备等费用,这就使得他们无法兼顾到聋儿语言学习,对于每天都生活在康复中心的聋儿,他们远离父母,不但在生活上得不到父母的照顾,而且在学习上也得不到父母的帮助,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替代父母家庭教聋儿学说话。

  我认为,对这些月托的聋儿除了每天有计划,有目的教学外,还应该把语言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教,在日常生活中教聋儿学说话,有时比课堂教的语言更灵活,孩子学得更快,理解的更透彻,从而记得更牢。

  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几个关键时间,有教无痕地对聋儿进行课余时间的语言教学。当然这先需要师生之间建立和谐信任的友好关系,然后要用父母般的爱心和耐心去体贴和关怀他们,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然生活情景中无拘无束跟着老师学说话。

  一、结合实物、反复刺激

  如:早晨起床,穿衣服是学习说话的好机会。聋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感知,模仿和学习穿衣服,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晚上睡觉时,我们可以反复地使用一些聋儿已学会的词语,如“穿”、“脱”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对比着教,“你穿毛衣”、“你脱毛衣”、“你穿袜子”等等。此刻,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灌输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语言。如:你这是红毛衣、这是谁买的?啊,白色的袜子很漂亮啊等,还可以复习和学习衣物名称。

  二、结合情景、反复强化

  早、中、晚,还有平时吃点心时,都为聋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孩子们坐在同一个饭桌旁,在他想吃或饿了时,他的注意力就会很集中。这时,就教他说今天所吃的食物的名称——“鸡蛋”、“包子”,还可以说“这是你的包子”“包子好吃吧?”“你吃饱了吗?”等。由这些食物提供的语言,随着他们语言的发展可以不断地扩大、增多,也就是可以教一些有选择的语句了。如“你想吃什么?”“我想吃包子”“我想喝奶”等等,聋儿学习食物名称、水果名称,结合日常生活教,比在课堂教让聋儿跟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结合实践教学

  -----使他们对各种劳动所伴随的语言形成概念。

  如:每天洗漱时,也是学习说话的好机会,“这是你的脸盆”“这是牙刷、牙膏”等。“你洗脸了吗?”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镜子”、“梳子”,照镜子时,也能学说五官名称。每天饭后,“搬椅子”“抹桌子”“万辉,帮我把笤帚拿过来”等,在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让孩子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一边劳动一边学说话,同时还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老师要去倒垃圾”“我帮老师扫地”通过这些反复出现的动作,每教他做一件事,就教他说。比如:“整理玩具、摆积木、把布娃娃放到柜里”等。他就会对各种劳动所伴随的语言形成概念,在他们还没有理解时,就让他们再三地看到那些活动,并同时再三用语言描述那些活动。这样反复强化,逐渐就学会并理解了。

  还有就是晚饭后上床前这段时间,孩子们自由活动,在动中能产生很多语言,这就要我们的老师有心跟着他们,及时的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活动、他们的争执、他们的矛盾以及他们解决矛盾的方法等。

  只要每天抓住这几个关键时刻,就可以很自然地与孩子们交往,时刻启发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过的词语,正确理解词意,充分锻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始终为聋儿创造一个语言环境。因此,我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教聋儿学说话十分重要。 

  也许有人会问,到哪里去找这样的老师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友情连接:聋康网 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 中国残联 中国聋儿康复中心

优酷链接:小朋友读书

版权所有 © 鹰潭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联系人:周老师  QQ:461241316  电话: 13635997062 / 13870014828 

邮箱:ytwenming@163.com  地址:鹰潭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坐16路公交车到“听力康复中心”站下)  技术支持:logo h.png

赣ICP备14007383号-1